2025.11.12
最新消息
114年高品質緊急救護倡議
114年高品質緊急救護倡議
聯合倡議單位:
台灣急診醫學會、台灣外傷醫學會、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、台灣急診管理學會
台灣緊急救護醫療指導醫師學會、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
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、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、台灣醫療救護學會
「高品質緊急救護倡議聯盟」以推動「高品質緊急醫療救護」為宗旨,確保緊急傷病患能受到高品質緊急救護與醫療處置,以獲得最高存活與最低殘疾的機會。
本聯盟去年提出六大策略與努力方向,包括:優化救護、充實人力、強化應變、投入資源、維護安全及監控品質。此六大面向中,以投入資源改善執業環境,被認為是現階段最迫切待處理的課題。觀察今年陸續發生緊急醫療人力流失與系統運作出現問題之新聞,反映出狀況仍持續惡化中。
美國醫療策進會(Institute of Healthcare Improvement, IHI) 於2014年提出以「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意義與福祉」作為改善病患體驗、群體健康及降低醫療成本等三重目標(Triple Aim)的基礎。此舉凸顯基層醫護人員是維繫醫療品質的根基。忽視其穩定,將成為醫療系統的脆弱點,甚至走向崩解。不同世代在價值觀上的改變,已是既成事實。因此,緊急救護與醫療服務,唯有仰賴經驗豐富的人才與穩定足夠的人力,才能維持穩健並持續精進品質的機會。
目前台灣緊急醫療救護系統,仍面臨人力與人才雙重流失的困境與威脅。此嚴峻的現象若未及時改善,不僅持續弱化日常運作量能,萬一面對大規模災難衝擊時,系統將更加難以維持其韌性。
有鑑於此,本聯盟再次呼籲政府,儘速採取下列三項策略,以回應當前危機
1. 調整資源配置或投入更多資源,以改善緊急醫療救護逐漸惡化的處境。
2. 完善各項制度與規章,特別是人力配置與福利政策上的改革,以避免緊急醫療救護人員長期過勞,並努力重燃其熱情。
3. 確保投入的資源能夠實質且有效地鼓勵基層醫療人員,特別是第一線執行緊急搶救病人的醫師與護理師。